来源: 科技日报
2023-05-12 12:28:54
纸张酸化是影响文献保存寿命的最主要因素,也是国际文保界面临的普遍性难题。如果您手边有民国时期出版的文献,就会发现它更易变黄、变脆。如果不对这类文献进行脱酸处理,那它剩下的寿命可能不过百年。近日,北京国图创新文物?;た萍加邢拊鹑喂?以下简称国图文保)开业仪式举行,国图文保新组建的“文献脱酸?;な笛橹行摹币舱浇遗?。纸质文献脱酸专利技术成果转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ぷ樽槌ぬ镏芰峤樯?,我国现存古籍约4000万册,1850年到2000年之间的文献1亿册以上。以国家图书馆为例,在所藏的67万册民国时期文献中,超过50%的文献pH值在5.0以下,属于严重酸化。此外,除民国文献外,革命文献及1949年到2000年出版印刷的书刊报、国家重要的纸本档案文献也存在程度不一的酸化问题。
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自1981年开始致力于解决纸张酸化问题,成立古籍?;た萍嘉幕吐糜尾恐氐闶笛槭遥榻ㄗㄒ低哦又铝τ谖南妆;ぜ际跹芯浚〉昧税ㄖ街饰南孜匏合嗤阉峒际踝ɡ?项发明专利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学术与科研成果。
脱酸工艺以工业上常用作阻燃材料的氧化镁为脱酸剂,以消防上常用作灭火剂的全氟烷烃类物质为溶剂,不仅具有绝对的安全性,而且能够整本快速干燥,不引起纸张变形,不引起字迹褪色,适用率高达99%以上。脱酸后文献纸张pH值得到大幅提高,并保留一定的碱储量,可抵抗未来二三百年的酸性破坏。
文献出库、接收、录入系统,除尘清洁,检测酸碱度,脱酸处理,效果评估……集系统集成、智能操控、批量脱酸、远程管理等于一体的文献脱酸?;ぶ腔刍笛橹行?,可实现一次性百公斤级规模化脱酸。田周玲说,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文史馆、美术馆等文博机构,只要藏有酸化文献,都适用国图文保的这一业务。
开业仪式上,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军期望,在接下来的市场化应用中,国图文保能够站在为中华民族赓续文脉的高度,充分依托市场实践,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文献?;ぜ际跤敕袼?,以科技助力文保,让文献历久弥新。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prqw.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