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7-06 11:35:04
7月1日,“印象人生照相馆”时光映迹体验展北京站在751“活的3D博物馆”开展,观众可参与其中,自由创作。
潇 潇摄
观众在北京古脊椎动物博物馆体验奇妙夜。
资料图片
全国博物馆数近5000座,博物馆离人们生活越来越近
华灯初上、车水马龙,6月16日周五晚上6点半,北京古脊椎动物博物馆内的30个小宝贝正兴奋地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博物馆奇妙夜?!翱至娴幕嵩谝辜涓椿盥??”“我真的能修补好恐龙化石吗?”“晚上真的可以和恐龙、和小朋友们一起在这里露营吗?”……一双双稚嫩的眼睛里洋溢着期盼和惊喜。
“这是我第二次带孩子来,这里既能学到古动物知识,又能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还有增强亲子互动的活动,我们都特别喜欢?!薄昂⒆佣钥至乇鸶行巳?,自己和班上另外3个小朋友商量后决定一起来参加,正好可以锻炼一下他们的适应能力。”现场参加奇妙夜活动的几位家长说。
古脊椎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每周六定期举办一次,一般从当晚6点半持续到次日早上8点。赶上寒暑假,活动会更频繁?!拔颐前才帕丝至鶷恤涂鸦、制作恐龙浮雕、考古寻宝、化石修复等多项动手活动来增强孩子的参与感。2014年活动开展以来,已举办了400多期。我们也在不断创新,让更多人喜欢并参与进来?!惫偶棺挡┪锕萜婷钜够疃母涸鹑送趸⑽扑?。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正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据统计,2016年度全国注册登记博物馆总数达到4873座,比2015年度增加了181座,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全国免费开放博物馆4246座,占全国博物馆总数的87.1%。2016年度全国举办展览3.08万次,实施专项教育活动10.9万次,参观人数约9亿人次。
除了在数量方面持续增长,博物馆在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改进措施。从免费开放到博物馆奇妙夜,从文创产品开发到推出网上博物馆,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
博物馆不再“自言自语”,而是寻求与人们的互动交流
“博物馆的免费开放,降低了我们的参观成本,拉近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正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的一名游客说道。
随着博物馆事业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功能也从最初的收集、研究、保管到现在的展示、传播。展览已不是冷冰冰的展示,而是提升展览水平、内容和设计,面向公众的意识不断加强?!罢估览瞬┪锕萦肴嗣堑木嗬?,现在的展览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除了常设展览,部分博物馆还会定期举办一些特展和临展来吸引公众,也会开设将展览和教育巧妙结合组织‘展教一体’的活动,加强了博物馆文化的传播,也让博物馆更‘接地气’了?!备吹┐笱奈锖筒┪锕菅抵魅?、教授陆建松说。
更多体验类的展览正在推出。于7月1日在北京751“活的3D博物馆”正式开展的“印象人生照相馆”时光映迹体验展北京站,在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展厅中,布置了100多个摄影场景,配备200多台专业照明设备,观众可以参与其中,自由创作。此类互动体验展在全国巡展,受到了不少人的欢迎。浙江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教授严建强说,以前展览主要以博物馆安排为主,而现在却大不一样。展览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开始变得有趣,多条故事线、有心思的展览设计、醒目的标题……以吸引公众、激发公众参与为出发点。
不少人在参观博物馆时“走马观花”,学习动力和探究意识不强。针对此,挖掘展品的内涵和背后的故事,增加互动和体验,也成为博物馆的着力点。
严建强说,近两年来,博物馆发展体现了两方面的创新:一是逐步关注博物馆的理论研究,将以人为本,为公众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贯彻研究始末;二是逐步关注公众对博物馆的诉求,博物馆不再是自言自语,而是寻求与公众的互动交流。
此外,文创成为博物馆和观众连接的另一桥梁。不少博物馆设立了专门的文化产业开发机构,兼顾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依据本馆自身资源和特色展品、满足公众多元需求开发具有博物馆文化精神的文创产品。故宫博物院就推出了朝珠耳机、故宫娃娃、故宫猫等一系列文创产品,获得了一大批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
社会力量的加入,也助力博物馆多元发展?!安┪锕萑谌肷缜?、融入生活已经成为趋势?!毖辖ㄇ克?,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助力。部分博物馆进行了社会化运营,开设博物馆商店、博物馆食堂等。社会机构的引进,可以促进博物馆知识文化的传播,也可以确保博物馆保持良性持续发展。但他同时指出,博物馆在选择合作的社会机构时要严格审查,一定要保障展品的安全和机构组织活动的专业性,维护博物馆权威形象,否则会影响公众对博物馆的印象。
期望博物馆在展览形式、内容、宣传上更为丰富有趣
陆建松指出,当前我国的博物馆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博物馆发展迎来大好时机。但同时很多已经建好的博物馆,却出现开馆时人山人海,随后门庭冷落的情况?!罢庖馕蹲挪┪锕莘⒄怪腥悦媪僮判砟钐嵘?、公众需求契合度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更严谨等问题?!?/p>
让博物馆文化更好地传播,严建强建议,“要提高博物馆传播的有效性,首要任务是加强展品的建设和保障,充分了解公众对博物馆的认知特点,增强展品的核心竞争力,熟知观众认知程度和特点,针对性地确定传播方式,形成公众对展览有期待、展览质量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p>
在文创产品开发上,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开发经验值得借鉴,一方面深入挖掘固有资源,另一方面关注公众对产品的需求。而文创产品交易会等活动的举办,也给文创产品提供了更多的平台和机会。关于文创未来发展,严建强指出,要根据本馆资源和展品特点因地制宜,要突出产品的精致化、个性化和实用化,形成产品的带状效应,比如多个博物馆联合开发有属地特色的系列产品。
陆建松说,在提高公众需求契合度上,要激发公众对博物馆的兴趣。一是要进行公众调查、了解需求,根据需求举办主题展览,吸引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二是激发公众对博物馆的期望,培养求知欲和探索欲,促进博物馆和公众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三是提高博物馆的专业性,需要培养大量的博物馆学人才,在展览策划与设计上发挥作用。
此外,博物馆还需提高服务意识、转变管理观念。较强的服务意识主要体现在参观服务和展品服务上。前者主要指游客参观时的即时服务,后者指研究机构深入研究展品,博物馆展示更多背后的文化记忆和故事内涵。
同时,严建强建议,“博物馆在宣传传播上应更全方位,对即将推出的展览和专家讲座等各项活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推送,让感兴趣的观众及时了解相关信息,设置一些参与活动,增强互动?!蓖保銮坎┪锕莸母鲂曰?,避免“个性趋同”,增强博物馆的休闲功能,充分体现“寓教于乐”,让参观博物馆成为一种休闲、惬意的生活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prqw.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