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21 13:41:10
文:李超
由国家一级编导邓林创编、北京演艺集团出品、北京歌剧舞剧院演出的舞剧《丝路长城》即将在天桥剧场再次上演。蜚声业内、赞誉良多的首轮演出让此次尚未开启的帷幕已然炙手可热。除了丝路图景下帝王的雄才伟略和盛世中小儿女的爱情故事,以及疏密得当开合自如的结构、宏阔巧妙的舞段编排、完美流畅的舞蹈技术,此次的再聚首又回眸,可会有新生的意味盘桓在心头?
现当代以唐代为依托的舞剧,多以万邦来朝之宏音盛世,人声鼎沸车马煊赫之胜景复现为前提,恢弘壮丽、美则美已。而舞剧《丝路长城》则是将栉比鳞次通宵达旦之东市西市,东西交汇天堑变通途的丝绸之路,以“看不见而又无处不在”(编导邓林语)的舞美,通过因单纯而更聚力的艺术本体表达,透射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大国气象。
舞剧《丝路长城》 刘海栋 摄
舞剧除了看故事还能看什么?故事当然要看,但纵使舞剧使尽其浑身解数,也终究无法与电影、文学之叙事相较。舞剧中的叙事必然只是舞蹈铺陈的手段而非目的,否则舞剧这种艺术形式的意义又何在呢?舞剧《丝路长城》介乎“有无”之间的舞台形式感是其生发于故事又挣脱其戏剧结构之后的破茧而出。
首先是舞蹈的艺术观念。舞蹈本就是延伸在诗与文字的边界,不依赖于语言、不苟合于风格,完全是内质的力量和韵味。初时见舞剧《丝路长城》,并不觉舞蹈语汇有惊异突变,但回味之后愈发见其于“既有”之中的新生之意,以我们民族固有的舞蹈本体语汇在当代的语境下讲述于历史中敷衍而成的故事,这本身就是凝藉于传统文化之中的力量传达。由因袭或移植而来的“未见过”真的是“新”吗?其关键在于“既有”之中生发出“新”,于尽处展新枝,继而才得见“旋随新叶起新知”。这是所谓“邓氏”舞蹈之精髓:不媚于新、不乞于异,以叙事为手段,以情感为诉求,坚守着舞蹈本体诗化和抽象的本质特征,并徜徉其中追求蕴藉其间的独特形式与兴味。所谓风格的建立,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自我秩序感的确立,那将是极端质化的唯一,而这种不趋同、不模仿、在坚守中“异质”的艺术创作才有可能实现“跨越高原、终现高峰”的终极目标。
其次是道具之“用”与“不用”。各路舞剧豪华舞台之大制作,所见之处无所不用其极,其结果是舞剧舞台的技术化程度几乎快要与科学技术的腾飞比肩。艺术的发展真的能与科技文明的一日千里比翼齐飞吗?《丝路长城》以其“用”与“不用”的道具观刷新了对问题的答案?!端柯烦こ恰返牡谰呶抟墒蔷薮蟮?,它的巨大可以在舞剧表演的舞台上实现电影中快推镜头的既视感,能够在剧场中营造与观众呼吸相闻、肌肤相亲的4D观娱,能以一当十甚至当百地让同一道具幻化无穷景象。而这“巨大”又无比单纯的道具观念,让整个舞台没有实景建筑、没有层层叠叠的杆挂软景、不借助光怪陆离的声影虚幻,不依赖电子特效营造幻象,而是以一种恰似“空框留白”的纯粹将舞台交还给艺术本体、将舞剧的净土留给舞蹈。现场表演最令人过目难忘的震撼就是简单道具的运用,最终实现了舞台空间的切割,并带来令观众叹为观止的艺术效果。二幕,孤烟直。柳娘刺伤北荒而逃脱,为了躲避追兵,濒临绝境。此处导演运用了一个十八米长的大斜坡平台,斜平台从正负零的位置,渐渐推高于舞台,2.2米高,继而4.8米高,最终让柳娘的奔跑呈现在观众的鼻息之上,汗沁椅背的迫近、聚焦穷尽的紧张,成功地将剧场表演带入了实景切换,让体感电影的真实扑面而来。无外乎在首轮演出结束之后,有一位小观众在走出剧场时跟妈妈对话:如果那个翘翘板一直都在眼前升降就好了。妈妈笑道:那样会眩晕吧。
再次,化繁为简的美学指向。道具即景,景在象中?!端柯烦こ恰返奈杳酪浴翱床患执Υτ小蔽诵?,这无疑是给舞美提出了巨大的挑战。问题是:真的能做到吗?首轮演出结束之后,跟邓导进一步了解到,舞美一直是他在创作过程中与舞蹈创作合二为一的考量范畴。如果必须要通过不断地做“加法”才能最终实现艺术效果的话,未来的剧场舞台表演就必然会因不堪重负而彻底垮塌。无论是我国朴素、生动而极具思辨智慧的哲学思想,亦或是西方当代艺术家的成功创作实践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在“极简”中见得纷繁、在“有限”中挖掘“无限”,会做减法、能够在“化繁为简”中不断创造出惊喜才是编导真正的功力所在。在首轮演出之后一直热议不止的“金钲”,在唐代就是军用的一种小乐器,而它在舞剧中的使用本身就是一种“极简而大象”的诗化处理。数米直径具象的金钲,由30多个人抬着走,帝王在上面跳舞不仅形式上好看,同时它也因幕次、内容的不同而呈现出多重意味:所向披靡的战车、帝王出行的辇、至高无上的权利、乾坤社稷的象征等等?!端柯烦こ恰啡?,勤政殿之辩一段。一条纵贯舞台的三米长案颇有意味,李世民龙行虎步跃然其上,文武群臣则在几案两侧争执不休,男子群舞在推抟寰转、俯仰倾覆之中,意象性地传达出“治国安邦,何计为要”?舞蹈兼而有审美的形式与叙事的推手双重功能,整个舞台衍化成为问政博弈、从谏如流的,甚至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场。那长案更是“化繁为简”的意味深远,于具象是恢弘雄伟的殿堂、勤政殿上的丹陛之阶,于意象则是帝王之威仪、议政之情势,更是励精图治的坚持、富国强民的改革之路。这三米几案的“简”与“繁”,以及舞剧之中处处巧思凝练的“简繁之变”,则待在即将的“又见”与回味之时细细品鉴吧。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文化交流网 www.wprqw.cn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文化交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